前两天,一篇名为《被港人“排斥”的内地优才:主动降薪和加班,卷翻香港职场》的稿件刷屏网络。稿件中提到:
来自内地、便宜好用,还随叫随到、不敢休假的优才,已然成为香港老板们心中的天选打工人。
与此同时,原本到点下班的香港打工人也频繁收到老板的暗示:“从内地招的人便宜又听话,老员工要是再不跟上,小心被换掉。”
某香港HR在社交媒体发文,标题充满哀求:“拜托各位优才高才专才们,别卷了好不好?!”
香港立法会议员洪雯博士表示:
“内地来香港的人才,他暂时没有适应到这种情况,可能会把内地一些方式带过来用,超出了规则的方式来处理他的事情,要达到他的目标。
但是,对于从内地来到香港的这批新人才我也有一个建议,你要到一个地方去生活,一定要主动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、职场的习惯,主动认识朋友,通过朋友去寻找协助,建立自己的网络,就是要主动跨出这一步,不要想当然,不要把内地的一套思维带过来,我相信我们两边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。”
其实香港职场文化更偏向于西方,工作高效、氛围轻松,避免内卷现象,且不存在明显的年龄和性别歧视,晋升机会公平。
1.工作时间:真正的弹性工作制
香港的公司,工作时间异常灵活。这里不设打卡机,按时下班成为常态,而非奢望。即使有时因工作需要提前离开,也不会遭到同事或上司的异样眼光。这种对员工时间的尊重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加班变成了一种选择而非强制,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。
2.隐私保护:职场无私问
与内地的职场文化相比,香港公司在隐私保护方面尤为出色。同事之间相处融洽,但从不越界询问个人生活,如婚姻状况、子女情况或年龄等敏感话题。这种职场文化的边界感让人感到舒适和尊重,每个人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个人空间,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本身。
3.生活与工作的平衡:香港的工作节奏
在香港工作的一周,我深刻体会到了“工作生活平衡”的真正含义。由于不存在加班文化,我有更多时间去探索这座城市,享受生活。这不仅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,也让我在工作中保持高效和创造力。这样的工作环境,无疑增添了我职业生涯的幸福感和满足感。
其实香港最早制定的目标是3年引入10.5万人才,结果大量内地精英、企业家等涌入香港,计划开放一年时就提前完成了目标。据港府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7月底,政府收到超过34万份「高才通」计划申请,当中21万份已批出,逾14万名申请人来港。
那么后续香港会收紧政策吗?
先来看这样一段数据分享: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指,通过高才通计划来港人才中有接近八成已就业,当中以从事金融业者最多,占比达22%。家庭收入方面,有68%超过5万元,32%超过10万元,15%达20万元或以上。
此外,约62%受访者的18岁以下子女在港就学,大部分入读本地政府资助的中小学。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,调查显示来港人才背景优秀,具市场竞争力,有助丰富香港人才库,对本地经济有实质贡献。
高才通人才就业比例高,收入亦高于本地工资中位数,估计高才通人才每年可为香港带来340亿元的直接经济贡献,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.2%。总体来说,由于人才计划为香港带来收益,所以可以预期,高才通计划在大方向上仍将继续放宽,但从入境处本月对于该计划的审理要求上看来,「高才通计划」在申请细则或文件要求上将更为严格。目前仍然是申请「高才通计划」的黄金时期。
高才申请条件:
A类.过去一年年薪达到港币250万元以上的人才,不论学历可申请,不设限额;
B类.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5年累积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,不设限额。
C类.未符合工作经验要求,但5年内毕业于百强大学毕业生,限额10000名。
*在任何国家和地区没有犯罪记录
如果不满足高才申请条件还有优才、专才等人才计划可以考虑~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,可以加微信:FZTXJWZ进行咨询哦~对于有意向申请香港身份的人来说,高效且专业的移民机构更能够及时掌握政策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