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舟天下

关注方舟公众号

最新移民资讯不错过

已有账号,直接登录
首页 > 生活资讯 > 资讯详情
港府又发钱,100亿!惠及百万人
2020-01-16 4283

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月14日公布增加一百亿元经常开支,推行十项民生政策新措施,惠及逾百万人。林郑月娥表示,新措施除回应民生诉求、为基层带来更公道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制度,亦希望展示政府在七个月动荡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意志。

政府十项民生新措施主要针对基层与弱势社群。2013年首次推出、分为“普通”及“高额”的长者生活津贴,会合并为金额较高的“高额津贴”,即每月3585元,资产上限提升至50万元,估计约15万人受惠,经常开支增约50亿元。

1

60岁长者享“2元乘车”

目前126万人次受惠的长者2元乘车优惠,年龄资格会由65岁下调至60岁,即“银龄人士”,预料约60万人受惠,经常开支增约17亿元。当局将研究发出相应的个人化八达通,兼备社会福利署“长者卡”的功能。  被问到新措施是否意味改变“长者”定义、令其他相关政策年龄资格亦下调,林郑月娥表示,要视乎具体政策目标与性质,并非划一标准。

2

针对劏房租务管制

一直视房屋工作为重中之重的本届政府,再为基层带来好消息。轮候公屋逾三年的合资格一般申请住户,将获发现金津贴,即综援租金津贴上限的一半,直至首次获编派公屋,约91900户受惠,经常开支增约28.2亿元。而未申请公屋、轮候公屋不满三年的非综援低收入家庭,亦可申领较高额在职家庭津贴,约9000户受惠,经常开支增约1亿元。两项措施预计明年下半年推行。  

政府同时研究针对劏房的租务管制,预料可避免在政府补贴租金时,业主趁机加租。而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过渡性房屋三年目标,亦由提供10000个单位增至15000个。

制图:香港商报

3

现金津贴应对失业潮

连月暴乱令打工者叫苦不迭,部分行业恐现失业潮,政府对此同样有措施纾困。今年四月起的一年内失业逾一个月,且四月前曾领取在职家庭津贴或学生资助计划者,最快十月获发一项新现金津贴,最多三个月。而若四月起的一年内曾领取在职家庭津贴,且属就业不足或较低工时者,最快十月亦可获发最多三个月现金津贴。  

政府会另增约6亿元经常开支,为月入低於7100元者,代供强积金的5%僱员供款。政府外判员工薪酬待遇,亦会获检讨并改善。

4

冀市民回复对港信心  

政府还邀请劳工顾问委员会,商讨逐步把12天法定假日提升至17天,即公众假期天数,料逾百万人受惠,估计使员工成本上涨1.7%,而逐步落实亦有助企业适应额外开支。  距离公布新一份《财政预算案》还有一个多月,政府在这个时候公布多项涉及制度改革的纾困措施,林郑月娥解释说,是由于过去七个月社会动荡,未有时间及精力在去年十月的施政报告推出更多民生政策。相关措施可以视为2019年施政报告下集,并不等於取代财政司司长在下月公布的《财政预算案》中的其他工作。“

一系列的措施,都是经过我们深切的反思,令市民可以回复对香港的信心。”她希望大家一起走出困局,建立关爱共融、包容和谐的社会。对於新措施是否会增加财赤,林郑月娥说,特区政府坐拥过万亿元财政储备,有关做法符合公共理财原则。

十项纾困措施一览:

1.改革长者生活津贴计划

政府建议把普通长者生活津贴和高额长者生活津贴合而为一,每月津贴金额划一为高额津贴的3585元,拥有资产不多于50万元的长者都可领取每月3585元的长者生活津贴。

2.扩大「$2乘车优惠」计划

长者乘车优惠的年龄资格,由现时65岁下调至60岁,约60万名60至64岁年龄人士将可受惠。

3.为低收入人士代供强积金

政府将为获豁免强制性公积金(强积金)供款的低收入僱员和自僱人士代供百分之五的强积金,目前约二十万名月入少于7100元人士将可受惠。

4.逐步增加法定假期

现时《僱佣条例》下的法定假日规定为每年12天,然而《公众假期条例》下的公众假期则为17天。政府将邀请劳工顾问委员会商讨逐步提高法定假期日数,使其与公众假期日数看齐。

5.改善政府外判服务员工待遇

6.为非公屋、非综援低收入住户提供现金津贴

政府会以试行方式,为轮候公屋超过三年,并符合资格的一般申请住户提供现金津贴。厘定现金津贴额会参考综援租金津贴上限的一半。

7.研究推行「劏房」租务管制

8.进一步增加过渡性房屋

未来三年提供10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的目标提升至15000个单位。

9.为失业人士提供有限现金津贴

在今年四月一日至明年三月三十一日期间,失业一个月以上,而在今年四月之前曾领取职津或各项学生资助计划的人士,可就该月份申领现金津贴,最多三个月。

10.为就业不足人士提供有时限现金津贴